商洛新闻网讯:在山阳县银花镇岬峪沟村的商山东坡挂面合作社里,黄涛正和二十几名工人在一团团面团之间忙碌,他们争分夺秒,只为一份份手工挂面,能赶在年前准时跃上众多食客的“舌尖”。
黄涛与手工挂面的缘分,早在儿时就已深深种下。据黄涛介绍,自己很小的时候,制作手工挂面曾是村里几乎人人都会的一个“小绝活”。“那时候,家里和其他村户一样自己做着挂面,翻山越岭去换粮食,一天能做三五十斤,用一斤挂面就能换回来二斤麦子,回来后又接着忙乎挂面的事儿,日子就在这面香四溢中缓缓流淌……”
2010年,黄涛的母亲意外摔伤了腿,这突然的变故也使得家中的挂面制作技艺难以为继,看着父母眼中的无奈与不舍,黄涛毅然决定接过这一重担,在母亲的耐心指导下,他踏上了学习制作挂面的道路。
揉面、醒面、缠面……刚开始,各种工序让黄涛应接不暇,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摸索与练习,他终于基本掌握了这门技术。“传统手工挂面,虽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绝佳口感,却始终在经营与加工标准的困境之中。”2018年,在父母的坚定支持下,黄涛拿出多年辛苦积攒的100多万元积蓄,成立了承载着家族希望与传承使命的——商山东坡挂面合作社。
为了还原“儿时的味道”,合作社里的每一位制面师傅,都是黄涛从村子里精心挑选的。“合作社的建立是对我们手工挂面技艺的更好传承,也是让更多的村民一块致富,虽然忙碌,但我们大家心里却是充实的。”
据黄涛介绍,一根挂面要成形,往往经历揉、醒、擀、搓、盘、缠等多达20多道工序的锤炼,过去老一辈制作挂面时,既需要“夜观天象”看外部天气条件,又要看制作者的用盐、手劲儿等主观因素。“现在我们在厂房里,雨天倒是不太影响,从面粉到挂面,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耐心和敬畏之心的。”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传承手工制面,凝聚匠人之心的挂面也获得了食客的青睐,如今不少人成了他们合作社的回头客。
“每次煮面就能闻到浓郁的麦香味,口感绝佳,无论搭配啥,都能让人吃得满足。”
2024年,山阳银花镇大力推进手工挂面的传承工作,不仅精心培育了46名手工挂面传承人,还扶持发展起8家手工挂面企业与合作社,以及189户手工挂面小作坊,而黄涛和他的挂面合作社也成功地入选。随着传承队伍的壮大、制作手艺的成熟以及发展模式的完善,山阳银花手工挂面已经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这无疑是对手工挂面匠人们的极大肯定。
多年来,在银花镇还有很多和黄涛一样的人,他们始终在坚守传统手工挂面的同时,不断尝试创新赋予挂面新的活力。“银花挂面能到现在不容易,市级非遗项目的入选,更是令人欣喜,我们坚信,只要齐心协力打造好这些银花挂面品牌,就能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那地道、面香浓郁、口感筋道的山阳银花挂面。”山阳县银花镇镇长毛燕说道。
相关阅读
排行榜
主办单位: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 商洛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220071
陕ICP备10203392号-1 陕公网安备 61100202000036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商洛新闻网 WWW.SXSL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14-2038801 投诉电话:0914-2038808
舌尖上的儿时味道--山阳银花挂面。
打响商洛品牌,发展商洛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