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近日,由市委文明委主办的商洛市第八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揭晓,29人获得道德模范称号,13人获得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们当中,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有敬老孝亲,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友善的;有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有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千钧一发见义勇为的;有一诺千金,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的……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为全社会树立了道德标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为积极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和引领作用,商洛市级媒体开设“道德楷模 榜样力量”专栏,向广大读者讲述商洛市第八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播者,大兴坚守美德、践行美德、传递美德、弘扬美德的时代风尚,积极投身“一都四区”建设、建功新时代。本期讲述的是商洛市第八届道德模范陈秋生、党英存的先进事迹。
他们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参军奔赴前线,退伍后带着战场上的“生死约定”,把信守承诺写进生命的历程,把无怨无悔刻在平凡的世界,用37年的执着与坚守,照顾着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爸妈”。
战场上的“生死约定”
今年58岁的党英存和57岁的陈秋生是洛南县景村镇人,1983年10月,党英存、陈秋生和向新平一同应征入伍,被分配到某部服役。“当时我们都在一营,新平在一营二连,英存在一营一连,我在机炮连。”陈秋生回忆说。
1984年初,在云南边境老山高地30公里的一处基地内,陈秋生、党英存、向新平所在的部队正在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战训练。一天午后时分,难以入睡的陈秋生、党英存和向新平三个同乡战友聚在一起,相对而视却不愿说什么。陈秋生还依稀记得那天的情形:“云南边境丛林密集,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每个战士都汗流浃背,当时我们都只有十七八岁,面对即将前往的战场,不知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去和家人团聚……心里越想情绪越低落。”
三个人对视许久后,向新平打破了沉寂:“有打仗就会有牺牲,我们心里放不下的都是家中的父母,我提议我们订个‘生死约定’,不管最后谁活着回去,都要替牺牲的人尽孝,照顾好对方的父母,为他们养老送终!”
“好!”说着,向新平、党英存、陈秋生伸出双手叠加在一起:“无论谁牺牲了,他的父母都是我们的父母!”刚才还有些低落的情绪在互相的承诺中开始高涨起来。
丛林战术强训结束后,部队的编制进行重新调整,原来在一个连队的战友,被编制到所需建制连队。陈秋生所在的团共三个营进入战备状态,二营和三营正面潜伏,一营共五个连,肩负迂回穿插任务。陈秋生分配在一营机枪连,党英存和向新平分别被分配到步兵连和炮兵连。
1984年4月26日晚,部队急行至老山脚下阵地。28日部队下达自卫还击作战命令。5点56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老山高地发起总攻。“那次战斗从早上五点多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左右,我们营主要负责迂回穿插任务,全营牺牲了一百多人,新平是被炮弹炸伤后失血过多牺牲的。”陈秋生说着,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退伍后的“使命担当”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尽管那场残酷的战斗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但是党英存、陈秋生回想起向新平在他们面前倒下的那一幕,依然无法释怀。
“死去的人是为活着的人而死去,活着的人要为死去的人而活着。”作为战场上的幸存者,党英存、陈秋生决定信守战场上的“生死约定”,要为死去的人好好活着,帮向新平完成心愿,履行自己许下的诺言。
1985年10月17日,党英存和陈秋生退伍回到家乡后,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先去拜访了向新平的父母。
在看到党英存和陈秋生的那一刻,向新平的母亲付香娃放声大哭,仿佛看到了自己牺牲的儿子一般。陈秋生的心头万般滋味,他们拉着向新平的父母的双手郑重地说“以后,你们就把我们当儿子吧!”那一天,他们与两位老人都哭成了泪人。
党英存、陈秋生肯定不会想到,为着这一句简单的承诺,一个“生死约定”,他们和向新平父母的这份相守,一晃就是37年。
37年里,他们坚持替牺牲的向新平尽孝,先后做过粮站工作人员、失过业、也创过业。但是不管平日工作再忙,他们都会经常去看望向新平父母,陪他们说话,帮忙添置家当。夏天蚊虫多,就给老人带去凉席蚊帐;逢年过节,就带老人家去买衣服;家里灯泡不亮了,就帮老人换;老人过生日,就送去蛋糕。即使是在他们自己最艰难的时候,也始终没有忘记当初的约定,在外人眼里,他们与向新平父母早已成了“一家人”。
三十七载“敦爱笃行”
退伍返乡后,党英存、陈秋生被安置在景村粮站工作,五年后,由于体制改革,粮站裁减员工,他们相继下岗。为了给单位减轻负担,他们主动申请回到家里,开始了自主创业。
陈秋生用自己积攒的钱,购买了一辆三轮车,靠贩卖小百货为生,党英存则贷款买了一辆拖拉机,靠运输维持生计。虽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是每年农忙时节,他们都像事先约好了一样,准时来到向新平家里帮老人收割麦子,直到把老人家的麦子收好了,他们才回去给自己家里帮忙。
后来,党英存、陈秋生相继结婚生子,但他们坚持照顾两位老人的行动始终没有停歇。“我们两家与两位老人的家离得不远,谁要是忙的顾不上了,就通知另一个去照顾老人。”陈秋生说道。久而久之,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也时常利用闲暇时间去照顾两位老人。
有几年里,为了帮老人收麦子,党英存自己家两亩麦子烂在了地里。当时村里有人说他们两个傻得很,他们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质疑而放弃,只是给家人解释道:“我们和新平是生死战友,他不在了,照顾他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照顾他的家人是我们要做一辈子的事情。”
随着向新平的父母年岁增大,他们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为了能实现老人在有生之年看望儿子的愿望,陈秋生和党英存陪伴两位老人前往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
2012年4月28日,天有点阴,在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党英存和陈秋生手捧白菊,搀扶着向新平父母,来到他们儿子的墓前。在周围挺拔的苍松翠柏注视下,老人双手颤抖地抚摸着墓碑,嘴里喃喃地说:“儿子,妈和爸想你了,今天来看你了,这可能是妈最后一次来看你了。这些年有秋生、英存这两个儿子照顾我们,我们过得好着呢。”
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发自内心的表白让党英存和陈秋生流下了悲痛的泪水,同时他们也为这些年的坚守感到欣慰。“我想,如果百年之后在地下遇到新平,我们能挺直腰杆对他说:新平,之前答应你的事,我们做到了!”陈秋生说。
春去秋来几十载,党英存、陈秋生的人生角色数度转换,但他从没淡忘当初的诺言,心里时刻装着两位老人。如今,向新平的父亲已经离世,他的母亲已经80多岁。
“我们的战友为国家牺牲了,长眠在祖国南疆,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这几十年,我们始终从未忘记承诺,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和英存将继续践行我们的承诺,继续完成我们的约定,让烈士的老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陈秋生坚定地说。
相关阅读
排行榜
主办单位: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 商洛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220071
陕ICP备10203392号-1 陕公网安备 61100202000036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商洛新闻网 WWW.SXSL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14-2038801 投诉电话:0914-2038808
坚守美德、践行美德、传递美德、弘扬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