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让传统民间艺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访新派面塑艺术家郑更民

来源:商洛日报
发布日期:2020-07-21 07:33:58
26501
发表于陕西

郑更民,1975年出生于商州,现定居西安,雕刻高级技师。1995年开始研学食品雕刻,先后在两所烹饪学院任教10多年,培养了一批批食雕精英,后又研究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面塑,并将雕刻和面塑相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出版了4本雕塑书籍,多次荣获国、省、市比赛金奖,2012年至2015年连续3年受邀参加新加坡民间艺术展览并现场表演,受到举办方的高度赞赏,其作品《红楼梦》被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收藏。近年来,开始从事面塑研究教学工作,将全新的面塑技艺传授给慕名而来的面塑爱好者。 
  郑更民从保鲜袋里取出一坨面,将护手霜涂满手心以防出汗,接着左手揉捏、托起面团,右手拿起一支笔一样的工具,在面团上不断点、按,时不时还操起小剪刀剪一下……不到5分钟,一个白白嫩嫩的“婴儿”就出现在大家眼前。他把“婴儿”放进一个仿真的蛋壳里,周围爆发出一阵阵叫好声。 

afba63e5c7ed098b651fece2efc8a00f_img_118_1054_379_277.jpg

这是2020年初夏的一天,郑更民的工作室里和往常一样,坐着前来培训的学生和慕名而来进行交流的艺术爱好者。中等身材的郑更民身着普通的体恤和牛仔裤,一坐下略微有些不起眼,但拿起面团,谈起面塑,他大大的眼睛里立即绽放出光彩,映得整个人充满了灵气。 

郑更民的工作室里,满是面塑作品。贴墙的玻璃柜中,密封保存着已经完成的很多面塑艺术品。工作室中央的桌案上,零零散散地摆着学生们近期完成以及未完成的面塑作品。学生们的面塑作品都略偏可爱,有樱桃小丸子等动画人物,有呆萌的小动物,甚至还有逼真到让人想品尝一口的撒着葱花儿的红烧肉,和玻璃柜里密封着的丰满的仕女、威武的武将等艺术品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从自己琢磨到拜谒名师 

郑更民是商州区杨斜镇麻池河人,从小就喜欢玩泥巴、做手工。“天生的,没有人教,村子附近也没有我这样的人。”郑更民笑着说。 
  他18岁就去了西安,在东郊跟着哥哥做装潢。干了一年多,心里很不喜欢。一次,无意中看到电视里一所烹饪学校的招生广告,里面一个个食雕栩栩如生的样子,让他满心欢喜,于是开启了自己崭新的人生篇章。1995年,郑更民进入烹饪学校学习烹饪技艺,从此喜欢上了烹饪,并对宴席上使用的食品雕刻倍加着迷。苦于没有能够指点的老师,他只能一边看书一边练习、琢磨。一年的烹饪学习还未结束,他就因食雕技术好被留校任教。 

之后的几年里,尽管他走了不少的弯路,却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雕刻技法。 

afba63e5c7ed098b651fece2efc8a00f_img_394_222_526_303.jpg

郑更民的食雕,有十二生肖,有动物和人物。一个粗糙的红薯,能在他的手下通过几把不同用途的刀具,变成一只活灵活现、趴在草丛里偷啃玉米的大老鼠。洋芋能被他雕成孔雀的头、身体、尾巴,还能切成薄片,雕出孔雀的羽毛;再粘上南瓜雕出的水滴型羽翎、胡萝卜刻成的牡丹,一只展翅欲飞的白孔雀就应运而生。还有一整块红薯,被他雕成了一位身披绿衫、唇红齿白、踏草寻花的少女。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精细复杂的过程,都被他分为详细的制作步骤,收进了自己编写的教材里,成为学生可以临摹的范本。 
  郑更民的食雕,纯粹是在学习烹饪的过程中自学的。而他产生想学面塑的念头,却是因为看到了师傅王玓的作品。王玓是面塑界的泰斗,年龄已经很大了,还在做面塑艺术品。她的作品清雅宜人、温馨明净,包含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自己的独特风格。“精细,特别细;小,最大的作品只有十几厘米。和传统的面塑特别不一样,颠覆了我对面塑的看法。最初,我只觉得面塑就是竹签上做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只能算玩偶,谈不上艺术,但王老师的面塑,绝对是艺术品。”郑更民回忆道。 
  郑更民想拜名师学艺,但那个年代网络不发达,他拜师的过程比较曲折:手上仅有的王老师的资料,是她出的一本书,他想方设法要了王老师的电话,打电话问能不能跟着她学面塑。王玓老师不肯,说自己从来不收学生,要学的话,就自己把面塑作品做好,拍成照片,洗好了,装信封里寄过去。郑更民照做了,如此这般,书信往来几次,和蔼的王玓老师终于态度软化了下来,说家里收了几个学生,叫郑更民去天津跟着她学。郑更民马上赶到天津,拜在王玓老师门下,跟她学习了一个礼拜。但是,他只是学习技法,并没有完全模仿她。 
  王玓老师擅长制作柔美的侍女,动物和武将是她的短板。于是,郑更民后来又专程赶往深圳,向长于做武将面塑的一个老师学习了一周。他学习做盔甲、塑肌肉,着力打造男性面塑作品的力量感。 
  现在的郑更民,只要有图片,就能做出人物、动物、花鸟、风景、建筑等面塑作品。他从不生搬硬套,而是把学习到的师傅们的技法做好,再把自己的东西融进去。 
  2004年,郑更民成立了工作室,作品拿出来后,很受大家好评。慢慢的,找他的人多了起来,有学生想来培训的,有订单要求买面塑作品的。迄今为止,他已经带过上千个学生。尽管一路走来,大部分日子都是自己潜心研究食雕、面塑,但他却认为,“后天努力更重要。早期我做的不好的,没人看到;失败了多少次,没人看到。” 

一切源于热爱 

有3年时间,郑更民每年去新加坡呆几个月,现场做订单。客户想要现场做好的面塑作品,就直接拿走;现场没有的,拿图片给他看,他给做。曾经有一个英国男子想要“穆桂英”,但不会说中文,现场看了一会儿,就走了。过了一会儿,他折返回来,拿了一张打印的穆桂英图片,要郑更民给做。这是郑更民做的第一件穆桂英面塑作品。 
  现场制作的穆桂英面塑给了英国客人之后,他想给自己再留一件,就去看京剧,研究里面的穆桂英形象。他用心揣摩舞台上穆桂英的动作、神态和亮相的姿势,然后用面和树脂粘土去做,断断续续做了一个礼拜,终于诞生了他迄今为止做得最好的一件、绝不出售的穆桂英面塑作品。“穆桂英在我心中,是一位女英雄,我把所能想到的女英雄的特质都揉在了这件作品里。她的眼神、动作,所有的神韵,都是之前以及之后所有穆桂英作品无法企及的。”郑更民说。 
  郑更民后来又做了很多穆桂英的面塑作品,但没有一件像这件那么传神。对于造成这件穆桂英作品成为孤品的原因,郑更民将之解释为“灵魂”。他说,当时看完京剧,灵感正好到了,刻在他脑海里的女英雄的“灵魂”,就被他迫不及待地释放到了这件作品身上。放在桌案上的这件让他引以为豪的穆桂英面塑,颜色清雅、明亮,全部由淡淡的色系组成。女英雄一手拿着花枪,一手扬臂挺立,大大的吊梢眼里不怒自威。 

afba63e5c7ed098b651fece2efc8a00f_img_503_798_370_277.jpg

正如他所言,艺术创作的灵感时常不约而至。即使是半夜,郑更民也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抄起桌上的纸笔,将草图迅速描画出来。他给我们观看他近期的灵感草图“四大美女”:四个隐约的美女头,身旁一堆看似潦草、标注着图示的简单线条。“身后这些都是场景。”郑更民解释道。 
  “您画得这么潦草,能知道到时候要捏什么样的面塑作品吗?”有人问他。 
  “当然了。做得多了,都在脑子里了。灵感来的时候,都是画乱草图,标明了图示,到时候该捏什么,就都不用想了。”他回答道。 
  其实,类似的人物作品他早就做过。比如早期使他声名大作的《大唐盛世》,富丽堂皇的金銮殿上,处处弥漫着歌舞升平的华丽感。再比如玻璃柜里一直陈列着的《闺蜜》,两个雍容华贵的侍女分别坐在屏风前的两把椅子上,面容妩媚,服饰华丽,能看得清衣服上凸起的花纹,能看得到眼睛上方浓密的睫毛。 
  这个密封着并陈列了很久的面塑作品《闺蜜》,除了人物肤色稍有暗淡,并没有显露出太多的时间痕迹。这也是郑更民的面塑作品能够长存的秘密。经过了长期的摸索总结,他将面塑配方这个面塑爱好者最头疼的难题解决了,使得作品不再有时间长了会干裂、发霉的问题,反而保留了面这个材料的优点和特质。他考虑了各地面粉、水质的差异,将各种原料的比例合理调整,不加过多的辅料,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做出了不同水量的调整方案。 
  面塑属于中国民间手工技艺中很有特色的一个艺术门类,是一种家喻户晓、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了关于面塑的记载。很多地方,尤其是各种庙会上,经常会看到面塑艺人,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一个面人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但是他们的作品相对粗糙,难以保存。利用了郑更民的面塑面团配方、面塑技法的新派面塑艺术品,不仅引进了面团之外的其他各种材料,更加生动形象,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且能够长期保存。 
  “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特性。”郑更民说,“面,开脸最好用,做衣服就不适合,因为干了之后很脆、会断;而树脂粘土便于做衣服的流苏等物,是可以用剪刀剪的。” 
  然而,这么多可以利用的材料,用在面塑作品上的,主要还是面。郑更民解释说,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因为色彩。泥塑的材料单色的多,而面可以把颜色融进去,视觉冲击力比较强。比如刚刚出浴的仕女披的纱是半透明状的,隐隐约约能看到里面的皮肤,特别仿真,而用别的材料就做不出这种效果。其次,像郑更民一样在农村长大的人都知道,麦子也有品种,有的弹性大,适合做衣服,但不适合做脸,而用低筋粉开脸可以,但做衣服就容易烂。郑更民的面塑作品用的面团原料就是可以食用的面粉、糯米粉以及甘油等物,根据配方,有严格的比例限制,还会加入防腐剂,防止面塑作品发霉、长虫子。传统手艺人、民间艺人只会教人手艺,不会教人配方,他们的面人时间久了会被虫蛀。郑更民的面塑作品不会,它们唯一的缺点就是脆,放在柜子里久了,颜色也会深一点,不像一开始那么鲜亮。 
  郑更民深深地热爱着面塑艺术。他没有受过学院派系统的艺术教育,只是靠着一腔热忱和天生的艺术敏感,在面塑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陕西地域文化的影响,买了很多传统文学书籍,研究了很多戏剧、影视的相关资料,并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注入到了面塑作品中去。不但如此,闲暇时光里,他不抽烟喝酒,不走亲访友,而是如痴如醉地研习解剖学等西方科学知识。“因为需要再进一步,必须学专业知识,昨天才买了几百块钱的美国的讲解剖的书。因为学习了这些,你才能知道人体的肌肉感怎么表现,肌肤纹理是何走向,才能保证做出来的面塑作品线条是流动的,姿态是优美的。”郑更民说。他给我们看了一段为客户做的面塑作品的影像资料。根据客户提供的照片,他做出了一具惟妙惟肖的真人模型。模型有面塑作品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特质,颜色鲜亮、栩栩如生,甚至头发都是他用人的发丝一点点粘上去,再和理发师一样,一丝丝修剪而成。这具模型,被客户当作百岁礼物送给了自己的老人,而郑更民却说:“都是出于热爱吧,不然根本不可能去做这件收益极少的作品。” 
  郑更民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自己的艺术特色。他热爱挑战,喜好创新,每做一件作品之前,都会先构思,并且很看重创意。任何材质、造型、特点上的不同,只要是新的,他都可以吸收进自己的创意里来。工作室桌案上摆了一个巨大的网游人物面塑作品,插上电,还可以和游戏里一样闪闪发光。而这件作品,就是因为他无意中看到学生玩的网游里的人物形象之后,脑袋里碰撞出了创作的火花。 
  郑更民说,自己的作品做工细致,“精细到了每一个细节”。比如穆桂英身上的肩饰,那种镂空的渔网状的形状、蕾丝一般半透明的质感,是别人做不出来的;而她衣服上那些立体的、细碎的珠子,也是翻不了模的。“做得不好,我宁愿直接砸了。”他说。这些精细的手工细节,却来自于他自己磨制的特别简单的工具。传统面塑只有一把一头尖一头扁的工具,而他却有一套长的、扁的甚至如细密的梳子般的工具。“你是作者,你知道做成什么样子才好用。”他说。 
  郑更民说,自己的创作高峰就是现在,因为相对闲一点,不像订单多的时候做的都是客户想要的模式化的物件。现在空下来了,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东西,很有创作灵感。他想在之后的日子里,如早期做《大唐盛世》那样,做一些带场景的、大型的、有意义的系列作品,比如做一个“商洛系列”。 
  2019年,郑更民受央视的邀请,参加了加拿大和中国合拍的纪录片《白求恩》的拍摄、制作,整个纪录片以雕塑的形式再现白求恩传奇的一生,制作了大小几百个人物、动物、房屋建筑等场景,在国内为首创,受到了央视领导和加拿大方的高度赞赏,并成为央视的长期合作伙伴。 
  “面塑作品可以是艺术品,制作面塑作品的过程,更是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郑更民笑着说,“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做得太杂了,不像我的师傅那样,有自己特别擅长的东西。我除了做订单之外,出于热爱,想到什么做什么,从来不考虑其他任何人的看法。” 
  就像郑更民说的那样,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自己的灵感和对于作品文化背景的理解,都是不可复制、不能翻模的孤品。“不容易。”一位当天在场交流的艺术爱好者说,“他这种源于对艺术热爱的长久的坚持与耐力,想来也是独一份儿的吧。”

本文来源:商洛日报作者:胡蝶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