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山阳县法官镇:鱼稻共养“钱”景广

来源:陕西农村网
发布日期:2025-07-15 11:34:08
2515
发表于陕西

bc22e17f9fc64553a94208c553874fc6.png

7月3日,农户们挽起裤腿,俯身将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插入田中。

夏雨初歇,商洛市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的层层水田倒映着秦岭苍翠。7月3日,农户们挽起裤腿,赤足踏入微凉的水田,俯身将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插入泥中,动作熟练如织锦。

“嚓嚓”的插秧声里,徐秀丽直起腰抹了把汗,笑意盈盈:“我们这水土养人,最适合栽稻子。等秋后稻子熟了,金浪翻滚,不知要引来多少游客拍照呢!”她算起账来也透着满足,“眼下插秧一天稳稳当当1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的分红,一年到头能挣不少呢。”

法官庙村这方水土,早已不满足于传统农事。绿色发展理念滋养出的“秦岭原乡田园法官”品牌,将梯田的壮美、茶园的清香与网红民宿的雅致巧妙串联,悄然生长为一方水土独特的吸引力。近年来,“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国家级荣誉纷至沓来,正是对这份耕耘的响亮回响。

在稳固农业根基的同时,法官镇慧眼独具,将乡村旅游的“活水”引入田间地头,探索出“鱼稻共养”的生态新路。法官庙镇政府组织委员潘朝成望着新插的秧苗,言语中充满期待说。“6月27日开始插秧,今年这130亩鱼稻共生田,既是粮仓,也是风景线。”他深知这片土地的价值,“咱法官镇本就是水稻的‘福地’,秋来稻浪千重,满目金黄,为咱这旅游特色名镇又添一道景致。”

这希望不仅根植于沃土,更孕育于创新的合作模式。通过引进富硒水稻良种,企业联农带农,将稻种、管理、防虫、销售拧成一股绳,“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链条已然成型。

“统一了品种和技术,销路也有保障,我们的‘米袋子’更实了,‘钱袋子’也跟着鼓起来!”潘朝成道出了这一模式带来的双重喜悦。鱼稻相生,农旅相融,昔日单纯的农田,如今既生长着富硒稻米的醇香,也跃动着生态鱼儿的生机,更承载着乡亲们红火日子的期盼。

千亩秧苗在秦岭清风中轻轻摇曳,每一株都饱含土地深沉的承诺。这抹覆盖梯田的翠色,不仅为“秦岭原乡”的画卷落笔着彩,更以鱼稻共舞的智慧,为乡村的明天注入了丰饶而灵动的希望——沃野之上,金秋可期。

本文来源:陕西农村网作者:靳天龙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